一身戎装,扛起万家灯火
即使到了和平年代,他们也从未卸下铠甲。当洪水漫过堤坝,是迷彩身影用肩膀筑起长墙;当地震撕裂大地,是军徽在废墟上点亮希望;从边关哨所的风雪守望,到远洋护航的日夜警惕;从太空舱里的国旗展示,到维和营地的星空巡逻,他们把“家国”二字刻进骨髓,用青春和坚守告诉我们:所谓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

一种深情,连着鱼水千年
“最后一粒米做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”,战争年代的军民情谊,早已融入民族血脉。如今,这份情是社区里为军属代缴的水电费,是车站里“军人优先”的温暖提示,是校园里国防教育课上的崇敬目光。我们记得戍边战士母亲的那句“家里都好”,也记得抗洪战士收到的匿名奶茶;我们为退伍军人的安置政策点赞,也为“军人依法优先”成为共识而欣慰。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,让“军民鱼水情”在新时代有了更生动的注脚——你守护家国,我温暖你心。

今天,让我们向所有穿过军装、正在穿军装的人说一声:节日快乐!因为有你,山河无恙,国泰民安。
撰稿:江 齐
排版:冯思琪